在陽明故里,大家參觀了有關陽明先生的展覽,深入了解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跡,學習陽明心學,尋訪陽明故居遺址。趙珊珊細致生動地講述了陽明先生與紹興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以及陽明心學的誕生與發(fā)展。紹興鐘靈毓秀,風光旖旎,“風華自昔稱佳地”。陽明先生幼年隨父母搬至紹興,自小立志做一個圣賢的人。其晚年回到紹興講學,收弟子傳播“王學”,在天泉橋留下了“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四句宗旨”。這“四句宗旨”融儒道釋于一體,為中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形態(tài),是陽明心學的最后定見,代表了王陽明晚年思想發(fā)展的圓熟境界。陽明先生去世時用“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八個字為自己一生作結(jié),后歸葬于紹興蘭亭之洪溪。
隨后,宣講團來到陽明墓,祭奠王陽明先生,表達對先生的崇高敬意。宣講團成員胡安娜為大家介紹了陽明墓的興廢變遷,大家在靜默中領悟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精神,先生精神如草木葳蕤,萬古長青。
通過此次交流學習,使蘭亭景區(qū)青年團員和講解員們豐富了知識,強化了技能,涵養(yǎng)了精神,更有助于傳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與精神,樹立強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加強青年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宣教部 巨菁菁